耿红霞

艺术网站
网站首页 | 艺术简介 | 艺术展厅 | 艺术家相册 | 书画知识 | 名家点评 | 展览记事 | 访问大中华书画网
艺术简介
耿红霞

      耿红霞,字霁卿,又名金凤凰,号云凤阁。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,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洛阳市青铜器研究院副院长、书画艺术中心主任、小石林印社副社长、龙门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、第八届全国十佳孝贤、最美洛阳人、洛阳当代十大孝子、洛阳网书画长廊版主。
     出生于古都洛阳,自幼喜欢书画...(详细介绍)

中国书画动态 更多
·惠州市永安助学慈善会
·慈善拍卖征稿启事
·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
·【152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51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50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9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8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7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6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145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专场8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4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3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2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1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40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9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8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·【第136期】大中华书画网公益微拍作品公告
书画鉴赏知识 更多
 
名家点评

耿红霞的艺术点评

发表时间:2016/6/17 16:41:49    

      勤奋和艰辛历练了耿红霞,聪明和执着塑造了耿红霞,大孝和大艺成就了耿红霞,苍天不负有心人——把这位人间奇女子推向了人生的高境界!我发自内心的感佩她,我赞赏她的人品,欣赏她的艺术,祝福她人生幸福、再创辉煌!----谭杰


      她的篆刻颇具汉风,铁画银钩的铺排大器而灵动;她的墨竹墨韵丰盈、用笔爽利;她的牡丹,雍容水灵,招人喜爱。当他把牡丹和墨竹置于一图之中时,构图取意十分用心,画面往往令人赏心悦目。----张迪华刀笔,历来称作铁笔丹青,是镂在金石简牍上的国史。霁卿治印只见古朴的汉篆刻法,铁划残剑、龙须飞张、一笔一划、像从历史的深处掷过来的飞刀,像是飞将军控弦待发的弓背。铁笔划过,笔画的边缘自然打着“破口”,像掰裂铜镜的断面。然而,笔笔没有任何迟疑和思索的痕迹,耳旁惟有刀石金戈之声。霁卿即耿红霞女士(金凤凰)。霁卿的霁是雨后初晴的意思。耿者,直也、明也、正也;雨后虹霞,清新飘逸,红光绮丽,姓名三字刚柔相济,乾坤合璧,自然与众不同。----李根柱

     耿红霞的篆刻作品,既有汉印的浑厚雄强,也受清人吴让之的影响,还受当代篆刻的雅致新奇的特色。尤其值得称赞的是,她以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《洛神赋》为篆刻文字的蓝本,雕刻的“洛神赋”171枚系列印章。这是一个庞大工程,全部刻下来需要数年的时间和精力。可以想象她每晚忙完家务、照顾好瘫痪在床的母亲之后,在孤寂的台灯下奏刀刻印。由于印章很多,在形式上需要考究,其形式有书卷形、封泥式、扇面形、圆形、葫芦形、瓦当形、铲币形等等。篆刻的风格上,有圆朱文、封泥印、汉印、鸟虫篆、单刀冲刻、双刀刻等等。欣赏她的这批印章,既欣赏了《洛神赋》的优美文辞,同时也全面的欣赏了中国篆刻艺术的全部形式。这是集大成的艺术创作,值得我们学习。----程高放


     她的篆刻作品经常出现在当地的主流媒体。《洛阳日报》曾约她篆刻了一批二十四节气作品,应该是当地媒体为数不多的篆刻家作品。学习艺术,精研艺术,是一种修行。认真的写书法、绘画,静静的思考问题,充分的享受书画艺术带来的快乐和成就。书画要学的不是一种技术,而是一种能感受美好生活的能力。不论你年纪多大,爱书画的人最美。
耿红霞就是那个最美的爱书画的人。--韩伟荣


 
 
将该展厅添加到收藏夹 |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| 向外界推荐我的展厅
杨东明艺术官方网站 国际席位号:768